行业资讯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中国信通院:2022中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成效评估报告

发布日期:2023-12-14  浏览次数:

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,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,二者都是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。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产生巨大的叠加倍增效应,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,对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意义重大。

2022年为“5G+工业互联网”512工程收官之年。推进实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512工程以来,我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正由起步探索阶段迈向深耕细作、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,互促共进、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逐渐形成。报告用“一个全新发展格局”和“技术创新、产业突破、生态构建、发展环境”四大维度对我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。

报告认为,我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512工程任务高质量完成。全国4000余个“5G+工业互联网”项目已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,“5G全连接工厂”种子项目中,工业设备5G连接率超过60%的项目占比超一半,5G技术与工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。

报告分析,当前全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已形成以长三角地区、粤港澳地区为引领,向京津冀地区、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延伸的“东中西”梯次推进的全新发展格局。根据中国信通院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指数测算,我国31个省(市、自治区)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总体呈现4种差异化、特色化的发展形态。江苏、广东、浙江、山东、安徽、北京6省(市)呈现示范引领的特点,湖北、辽宁、江西、河北、河南、上海、福建、天津、四川、重庆、湖南、广西、山西13省(自治区、市)呈现快速崛起的特点,新疆、甘肃、黑龙江、云南、内蒙古、宁夏、贵州、陕西8省(自治区)呈现蓄力奋发的特点,西藏、海南、吉林、青海4省(自治区)呈现孕育起步的特点。
 

报告概括了我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的四大进展情况。

一是技术创新持续赋能。《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》不断完善,5G技术标准加快与工业适配,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垂直行业标准助力产业推广,承载新技术、新应用的测试床、实验室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加速落地。“5G+工业互联网”主要专利继续保持全球领先,边缘计算、5G TSN、5G LAN、5G NPN成为专利布局热点。

二是产业突破从无到有。5G芯片模组三年平均降价40%左右,实现“价格”突破。5G CPE等数据终端和5G工业融合终端不断涌现,模组终端供应商数量处于全球前列,实现“数量”突破。轻量化5GC产品等新型网络产品不断探索,三大主流组网模式基本成熟,5G TSN、确定性网络加速试验,网络部署实现“形态”突破。5G uRLLC技术不断深入工业控制环节,通信时延可达到端到端时延4ms,实现“性能”突破。

三是生态构建从有到优。地方政府自发组织建设20余个省级“5G+工业互联网”融合应用先导区,通过建设新网络、挖掘新应用、发展新模式、构筑新业态,形成具备区域和产业特色、具有一定先导示范效应的创新型产业生态。基础电信企业、工业企业、通信设备提供商、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、科研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力,聚焦“5G+工业互联网”产业链关键环节,联合开展技术创新、产品攻关、标准研制、应用探索,生态建设,打好产业“团体赛”。

四是发展环境日益完善。截至目前,国家层面出台十余个政策文件,全国31个省(市、自治区)共出台100余项5G、工业互联网相关支持政策,江苏、湖北、河南、云南等地出台“5G+工业互联网”专项政策,央地协同的政策体系基本构建,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不断完善。

当前,我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,“5G+工业互联网”成效评估工作将与时俱进、守正创新,依托全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管理平台(暨项目库)和中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指数模型,不断完善全国情况评估及各省市分析评估,力求更加全面反映我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发展总体变化趋势,以评估把脉态势、引导发展,更好支撑我国“5G+工业互联网”高质量发展。

田鑫,专业的企业组网服务商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组网(SD-WAN、MPLS、云互联)、数据中心、网络安全、系统集成服务、ICT解决方案、行业IT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。


更多相关内容推荐:

加强5G+智慧旅游!工信部、文旅局联合发文

工信部:五一期间全国5G流量日均同比增长86.5%

5G行业应用“从1到N”规模拓展需要加把力

工信部赵志国:加快打造5G+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升级版

工信部:鼓励互联网企业、电信运营商等开放数据资源

标签: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400-613-6156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Lucky--1811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